English

厦门爱乐乐团开拓改革新路

2000-08-04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谌强 我有话说

为现代城市注入更多文化内涵

创建仅仅两年的厦门爱乐乐团,在指挥家郑小瑛及数十位乐手的共同努力下,在厦门市政府、鼓浪屿区政府和当地企业的扶持帮助下,正逐渐步入正轨,探索出一条弘扬和普及交响音乐、积极推动乐团建设发展的改革新路。

两年前,年近七旬的著名女指挥家、原中央歌剧院首席指挥和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郑小瑛教授接受厦门邀请,担纲创建厦门爱乐乐团,并出任乐团艺术总监和首席指挥。

厦门爱乐乐团的创建,是在厦门城市建设发展的总体要求下,作为厦门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由厦门社会各界的有识之士提出,并在各方的鼎力支持下开始实施的。厦门鼓浪屿这个居民不足2万人的小岛,因风光秀美而闻名海内外,更因其诞生过饮誉国际乐坛的著名钢琴家、全岛拥有钢琴量之大,而有“音乐之岛”、“琴岛”的美称。厦门爱乐乐团选择鼓浪屿作为乐团的建设发展基地,发挥当地文化资源优势,并以交响音乐为载体,为厦门的城市文化注入了更多现代化国际化的内涵。

新的机制和新的挑战

厦门爱乐乐团的建立,先后经历了文化体制、建设资金、欣赏环境、艺术质量等一系列无法回避的难题。乐团创建之初,走的是探索文化体制改革、社会办团的路子,所有费用由一家热心文化艺术事业的企业独家资助。但这是一条交响乐史上前人没有走过的新路,创业之路的艰辛可想而知,到乐团1998年9月9日首演之时,已陷入全团发不出工资的境地。

当时,这个被称为“移民乐团”、由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乐手组成的职业交响乐团,面对如此困境,却没有一个人因此而离开乐团,大家依然在郑小瑛的带领下进行着严谨而刻苦的训练。厦门市政府也迅速采取了积极措施,和鼓浪屿区政府共同出资,使乐团从困境中走了出来。目前,由市区两级政府扶持、两家企业资助的厦门爱乐乐团,正在这种全新的体制下,加紧乐团建设和提高艺术质量,争取早日成为国内一流交响乐团。

在乐团建设上,厦门爱乐乐团按照世界职业交响乐团艺术建设的要求,建团伊始便实行全年严格按计划演出的音乐季,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几个实行音乐季的交响乐团之一。厦门爱乐乐团今年已开始了第三个音乐季的演出。从建团至今,已先后排演了30余套不同风格的曲目,演出交响音乐会近100场。

机制合理促进艺术生产质量

厦门爱乐乐团在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上有十分严格的规定和管理。乐团长年坚持每天5小时的高强度乐队集中训练,周末两个晚上演出音乐会,白天还进行演出曲目的连排,其训练强度在国内交响乐团中堪称第一。乐团在任用乐手上不论资排辈,乐团重要席位都是通过公开考评竞争上岗,并给予相对较高的报酬。现乐团代理首席蹇爱是在一次挑选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独奏者时脱颖而出的,单簧管首席陆晓斌是木管组最年轻的乐手,因为业务突出而被提前结束试用期任命为声部长。

在艺术建设上,厦门爱乐乐团两年来已排演了海顿、莫扎特、贝多芬、门德尔松、德沃夏克、柴可夫斯基、勃拉姆斯等世界音乐大师的作品,其中贝多芬的9部交响曲已排演了8部。因为有了较高的艺术质量和广泛的曲目积累,乐团今年先后与国际钢琴大师殷承宗、饮誉国际乐坛的中国小提琴家黄滨在厦门合作举行音乐会,以令人满意的演奏赢得了大师的热情称赞。厦门爱乐乐团最近在厦门为来访的罗马尼亚议会代表团进行精彩演出后,罗马尼亚议长深有感触地说,在厦门欣赏到这么高水平的交响音乐演奏,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发展的风貌。

为音乐之岛奏响新的乐章

厦门爱乐乐团在鼓浪屿的创建,使这个没有交响乐基础的“音乐之岛”,有了一种新的音乐文化内涵。郑小瑛和厦门爱乐乐团经常奔走在厦门的大学、企业和机关,举行普及交响乐的讲座和演出;乐团在节假日和暑期,为市民和儿童举行免费音乐会和暑期儿童音乐会,郑小瑛还在音乐会上为听众作讲解。

今年5月到6月,厦门爱乐乐团以令人欣喜的风貌第一次走出厦门,在福建、湖南、广东的7个城市进行了为期16天的巡回演出,共举行了11场音乐会,获得极大成功。厦门市长朱亚衍为此给郑小瑛写来贺信,表示了对乐团巡回演出巨大成功的祝贺和对郑小瑛的艺术艺德的钦敬之情。厦门市委书记洪永世在出席厦门爱乐乐团音乐会时说,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三个代表”的内容之一,希望厦门各界共同关心和支持厦门爱乐乐团的建设发展,将这件弘扬和普及高雅艺术的事做得更好。

今年7月1日起,在厦门市政府的支持下,音效一流的鼓浪屿音乐厅已划归厦门爱乐乐团使用和管理。接手这座音乐厅后,乐团每两周在周末时举行一次《欢乐的鼓浪屿》轻音乐会,与每两周一次的《交响经典音乐会》交替进行,这标志着厦门爱乐乐团的建设与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